Workflow
医院刷脸是为落实就医实名制?确有必要?市民反忧个信安全
南方都市报·2025-07-10 23:34

人脸识别技术在医疗行业的应用现状 - 《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于今年6月正式施行 确立"目的明确、最小必要、严格保护"的人脸信息处理核心准则 严禁将人脸识别作为唯一验证方式 [1] - 南方都市报对广州市30家三甲医院实测发现 15家医院存在强制患者线上建档"刷脸"现象 部分医院未充分告知人脸信息处理去向 [1]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和广东省人民医院等机构将人脸识别作为患者建档"必选项" 声称是为了落实实名就医和保障隐私 [2][4] 政策法规与合规要求 - 国家卫生健康委2022年规定医疗机构应实施患者实名就医 但未提及必须使用人脸识别技术 [5] - 广东省医保指南明确参保人就医时需出示医保电子凭证或社会保障卡等身份凭证 同样未要求人脸识别 [5] - 2022年8月三部门联合发文规定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人脸识别时必须同时提供非人脸识别的替代方式 不得因拒绝刷脸而拒绝提供基本服务 [6] 公众反馈与行业实践差异 - 部分市民认可刷脸能防范"黄牛"和身份冒用 但也有质疑医院数据安全措施是否到位 [7] - 市民指出医保电子凭证已完成实名认证 医院重复刷脸可能多余 不同医院验证方式不统一显示数据互通存在问题 [7] - 专家监测显示2023年国内医疗行业数据泄露达9.02亿条 涉及诊疗信息等敏感数据 [9] 技术应用与合规建议 - 专家认为人脸识别可提升身份验证效率 但必须符合《个人信息保护法》对敏感信息的特殊保护要求 [9][10] - 医疗机构应进行个人信息保护影响评估 采取数据加密、访问控制等安全措施 [12] - 必须向用户明确说明信息处理规则 包括是否留存数据及用户权利 确保知情同意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