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今年以来港股公司回购额突破千亿港元 行业龙头多次大手笔操作
证券日报·2025-07-11 00:07

港股市场回购概况 - 截至7月10日,年内已有206家港股公司启动回购计划,涉及金额合计1007亿港元,行业龙头多次大手笔回购 [1] - 回购公司数量明显超过去年同期的186家和2023年全年的205家 [2] - 腾讯控股、汇丰控股及友邦保险合计回购额占港股市场总回购额超过75%,前十名回购额占比近90% [4] 回购驱动因素 - 企业估值处于历史低位,龙头公司通过回购传递股价低估信号并优化资本结构 [1] - 政策支持与市场回暖推动更多企业加入回购行列 [1] - 全球主要经济体进入降息周期,市场流动性改善,企业融资成本降低 [2] - 港交所库存股新规赋予企业更大资本运作空间 [2] 行业分布特点 - 医疗保健业、非必需性消费、资讯科技业等行业中上市公司数量居多,成为今年港股回购主力军 [4] - 回购力量由传统权重板块向更多行业扩散,消费、医药等板块参与度显著提升 [4] - 互联网与金融仍是主力军,但行业分布从互联网、金融扩展至消费、医药 [1][4] 龙头企业回购动态 - 腾讯控股年内回购395亿港元,连续多年稳居港股回购金额榜首,并宣布2025年计划至少回购800亿港元 [4] - 汇丰控股和友邦保险年内分别回购190亿港元和169亿港元 [4] - 腾讯控股采用每日稳定回购模式,并配合股份注销来提升股东回报 [5] 回购信号与市场影响 - 产业资本对企业内在价值的认可显著高于二级市场当前定价,强化了市场底部区域的确认逻辑 [3] - 企业治理理念趋于成熟,更多关注股东回报与资本效率,回购成为提振市值的重要手段 [3] - 回购潮反映出企业中长期信心增强,市场底部特征逐渐显现,港股或已进入价值修复阶段 [3] 未来展望 - 港股上市公司回购行为的持续性已具备坚实的现实基础与制度保障 [5] - 互联网与金融板块龙头企业自由现金流稳健增长,股价长期处于历史估值低分位区间,形成回购的天然激励机制 [5] - 短期内回购将提振市场情绪,减少流通股供给,支撑股价企稳;中长期将优化资本结构,提升ROE和每股盈利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