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变革背景 -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依法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案即将落地,光伏、新能源汽车、钢铁等行业掀起"反内卷"浪潮 [1] - "反内卷"的核心意义在于让竞争从"低水平内耗"转向"高质量共创",重构竞争规则以打破路径依赖 [1] - 以规模扩张、价格比拼为特征的竞争模式在"短缺经济"时代有效,但在当前时代异化为"内卷式"竞争,导致企业陷入"低价低质、没有效益"的泥潭 [1] 内卷式竞争的危害 - 钢铁行业"以量补价"、光伏组件"六毛一瓦"、新能源汽车"月降千元"等内卷式竞争被《求是》杂志称为"失智的内耗" [1] - 内卷式竞争导致光伏企业缺乏资金投入N型电池研发,新能源汽车品牌难以在智能化赛道突破,钢铁行业错失绿色转型机遇 [2] - 这种竞争模式拖慢产业迭代节奏,使中国产业在全球竞争中丧失"质"的优势 [2] 反内卷的治理维度 - 治理逻辑从"行政主导"转向"法治先行",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案明确"低于成本价倾销"红线 [3] - 治理重心从"盯着产能"转向"打通循环",打破地方保护、清理歧视性政策,促进要素自由流动 [3] - 治理目标从"短期稳增长"转向"长期育动能",政策约束无序扩张并鼓励创新突围,如对研发投入给予税收优惠 [3] 行业转型案例 - 光伏行业从"价格战"转向"技术协同",头部企业联手攻关钙钛矿电池 [3] - 新能源汽车领域从"比降价"转向"比安全",车企扎堆研发固态电池 [3] - 企业竞争重心转向技术创新、品质升级和产业链协同,形成"强者愈强"的良性循环 [3] 高质量发展逻辑重塑 - "反内卷"浪潮本质是发展逻辑的重塑,企业从拼资源、比消耗转向靠创新、赢价值 [4] - 竞争回归本源,既守护"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市场规律,又激励"创新驱动发展"的产业升级 [4] - 通过有序竞争释放经济动能,在全球产业链中形成"质"的优势 [4]
“反内卷”:在秩序重构中激活高质量发展动能
期货日报网·2025-07-11 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