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大厂“暗战”短剧赛道 短剧重生之“巨头”来了

互联网巨头布局短剧赛道 - 腾讯、百度、小红书、快手、YY直播等互联网巨头近期密集布局短剧领域,腾讯上线"短剧"小程序,百度推出"好看免费短剧"App,小红书发起"红镜短剧计划" [1] 技术赋能创作端 - 巨头平台通过资金(百万级)、流量(千万级)、小程序/App工具及AIGC技术大幅降低制作成本(超50%)和周期(缩短一半),解决传统实拍的档期与场景限制 [1] - AI技术应用案例:广州某公司用AI生成4380张图片和450条视频,将传统需2个月的分镜设计、建模流程压缩至10天,实现分镜头难以呈现的画面效果 [1] 内容题材升级 - 短剧题材从"龙王重生"等低智情节转向非遗、法治、历史、科幻等面向一二线城市高消费力年轻人的"高级"题材 [2] 制作规模与变现模式革新 - 传统头部公司采用工业化生产(月产30部,单部成本30-40万),而互联网巨头推动高投入制作(如北京团队耗资超百万的《大妈的世界贺岁篇》获36亿全网传播量) [2] - 大型制作公司通过规模效应绑定平台流量,广告收入等变现潜力显著提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