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警惕“育儿焦虑”营销
经济日报·2025-07-11 06:01

童鞋市场现状 - 当前童鞋市场热炒"机能鞋""学步鞋"等品类,主打"对脚部发育有好处""减少摔跤次数""矫正步态"等卖点,价格区间为数百元至上千元 [1] - 学步鞋产品设计具有一定合理性,如前掌易弯折、后跟支撑强化,并按学步阶段划分鞋类产品 [1] - 国内缺乏学步鞋分类的国家统一标准,商家功能性宣传缺乏医学科学论证,更多是概念营销 [1] - 商家围绕儿童各成长阶段构建"焦虑产业链",利用家长信息差和育儿焦虑收取"智商税",加重家庭负担并扰乱市场秩序 [1] 家长消费行为 - 家长注重科学育儿但缺乏专业知识,依赖网络和社交媒体获取信息 [1] - 商家利用信息茧房发布营销内容,制造"不买就落后"的紧迫感,使育儿异化为消费竞赛 [1] - 部分家长失去理性判断,陷入消费陷阱,花费高昂却效果不佳甚至损害孩子健康 [1] 行业监管建议 - 相关部门需启动虚假营销专项整治,推动童鞋国家标准完善,建立儿童用品安全与实用性强制认证体系 [2] - 商家应摒弃焦虑营销,聚焦产品安全、舒适、环保、耐用等核心属性 [2] - 电商平台需完善准入审核制度,明确标注产品真实功能,限制夸大宣传 [2] 科学育儿推广 - 医疗机构可通过"医育结合"提供专业评估监测,缓解家长育儿焦虑 [2] - 通过社区医院、学校等渠道普及科学养育知识,帮助家长理解儿童发育个体差异和自然规律 [2] - 推动育儿回归本质,使儿童用品市场摆脱概念炒作,真正服务于儿童健康成长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