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财经观察:中国创新药“出海”有哪些看点?
环球时报·2025-07-11 06:53

中国创新药企出海与研发进展 - 沈阳三生制药与辉瑞达成12.5亿美元首付款的全球授权交易,创下中国创新药企BD交易最高纪录[1] - 2025年1-5月中国创新药企对外授权交易总额达455亿美元,超过2024年上半年总和[3] - 中国创新药企从"仿制药"阶段逐步升级至"原创新药"阶段,进入全球研发第三梯队[5] 代表性产品与技术突破 - 信达生物自主研发的减重药玛仕度肽注射液获批上市,打破外企在代谢领域垄断[2] - 德昇济医药研发的肿瘤抑制剂D3S-001在跨国临床试验中显示显著抗癌效果[2] - 中国双特异性抗体(PD-1/VEGF)和双靶点药物(GCG/GLP-1)技术达到国际水平[1][2] 国际合作与市场策略 - 香港科研机构协助内地药企开展跨国临床试验,加速研发进程[2] - 79%美国生物技术公司与中企签订合作协议,跨国药企积极寻求中国合作伙伴[10] - 中国药企通过组建新公司、优化交易结构等方式提升BD谈判能力[8] 行业生态与政策支持 - 中国创新药发展需要10年以上基础积累,近年进入成果爆发期[6] - 上海将生物医药列为三大先导产业,国家政策吸引科学家回国创业[11] - 临床试验审批效率高和庞大病例数据库构成中国研发优势[7] 未来挑战与发展方向 - 需加强从0到1的原创新药靶点发现能力,而非仅改进现有药物[12] - 部分企业担忧过度依赖BD模式可能导致核心技术流失[8] - 美国《生物安全法》草案可能影响中美生物技术合作[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