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品牌突围+智能升级 中国轮胎产业破局前行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2025-07-11 06:53

行业现状与挑战 - 中国轮胎产业占据全球35%市场份额但高端乘用车原配市场占比不足10% [2] - 2024年近八成轮胎企业营收正增长但超五成企业净利润下滑 行业利润率从2020年53%降至2023年不足3% [2] - 国内区域性产能过剩严重 部分园区产能利用率低于60% 赊账模式导致经销商资金链断裂风险加剧 [2] - 国际市场上美国对华轮胎"双反"税率持续攀升 欧盟REACH法规升级形成贸易壁垒 [2] 竞争格局与品牌建设 - 外资品牌(米其林/普利司通)占据市场近八成利润 国产品牌困于卡车胎等低端市场 [3] - 行业专家建议转变发展思路 通过研发投入/产品品质提升/服务体系完善加强品牌建设 [4] - 新能源汽车轮胎评价体系削弱国际巨头品牌影响力 为国产轮胎提供重新洗牌机会 [4] 新能源与智能化转型 - 2025年新能源商用车销量预计达90万辆(渗透率30%) 其中新能源重卡销量突破11万辆(渗透率20%) [5] - 头部企业智能化改造成效显著:青岛双星工厂人工效率提升2倍/不良率降80% 赛轮集团"橡链云"平台连接300余家供应商 [6] - 贵州轮胎全钢三期项目实现质量缺陷减少57%/劳动生产率提高68%/库存水平降低34% [6] 全球化战略与技术突破 - 森麒麟摩洛哥工厂2025年预计释放600-800万条产能 产品畅销150多个国家 [7] - 赛轮液体黄金轮胎实现节油8%/刹车距离缩短7米 玲珑SPORTMASTER e轮胎达到欧盟最高等级标准 [7] - 智能化解决方案输出海外 青岛双星越南/柬埔寨工厂单班次产能提升150% [7] 未来发展方向 - 专家建议轮胎企业研发重心向新能源及混动领域倾斜 提前布局高端乘用车市场 [5] - 非洲/南亚/东盟市场需求增长为中国品牌提供海外增量空间 [5] - 需建立汽车与轮胎产业全链条协同机制应对国际规则变化 强化标准制定话语权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