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高温对旅游业的影响 - 7月10日中央气象台发布全国各县市高温预警信息超过200条,其中绝大多数为高温橙色和黄色预警,意味着国内多数地区当日最高温度超过35℃,相当一部分地区超过37℃ [1] - 40℃+的极端高温天气今年暑期将愈发普遍,随着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北且稳定,这种极端高温将成为新常态 [2] - 极端高温导致中原地区乐园类景区日均客流暴跌30%,6月中旬以来白天客流稀少,仅黄昏时段有小高峰 [4] - 华北山岳类景区客流量锐减,部分天数工作人员比游客多,主要因距离市区远且高温导致游客不愿长途跋涉 [5][6] 旅游消费心智变化 - 暑期旅游是刚性需求,特别是亲子家庭因学生假期必须出游,极端高温阻挡不了旅游步伐但影响体验 [9][10] - 游客抛弃景区的主因是消费心智改变,新兴休闲娱乐项目更精准满足需求 [11] - 传统景区游因果颠倒,休闲度假是需求而景区仅是供给选项,近年供给端选择增多导致关系重构 [14][15][16] - 亲子家庭更注重轻松陪伴体验而非赶场式景区游,追求让孩子释放精力同时大人舒适的核心需求 [19][20] 新兴休闲娱乐项目冲击 - 城市商业综合体抢走近郊山水景区客流,提供更全设施(如水乐园)且冷气充足、餐饮齐全 [21][22][23] - 西南自然景区高消费力外地客源转向周边旅居和小众区域探索,消费围绕景区但不再进入景区 [24] - 海边景区游客偏好高星酒店"躺平式"度假,仅对故宫级景区保持兴趣 [25][26] - 头部商业综合体品牌如长春这有山、长沙文和友成为当地新度假胜地,超越传统景区吸引力 [23] 景区应对策略 - 部分景区将经营重心转向夜间,延长夜游时间并增设灯会项目吸引错峰出游 [30] - 加装遮阳伞、降温喷雾等设备改善露天区域游客体验 [31] - 引入音乐节、演唱会等大型活动转移游客对高温的关注 [32] - 行业共识认为缺乏新玩法是客流流失主因,需加速创新并参考迪士尼、故宫等成功案例 [28][29] - 景区面临同业和跨界竞争双重压力,亟需有效方案守住暑期市场 [33]
是谁偷走了景区的夏天?
虎嗅·2025-07-11 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