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外卖大战进入白热化,烧钱补贴能走多远?
搜狐财经·2025-07-11 10:25

消费者行为与市场反应 - 消费者通过大额券和补贴叠加实现低价甚至"0元购",如满25元减21元券叠加店铺优惠后5元购买套餐并获赠饮料,0.01元抢购一箱矿泉水 [3] - 7月美团订单量突破历史峰值,饿了么、淘宝闪购日订单爆满,消费者利用补贴后3元购买2个卤鸭锁骨,比自制更便宜 [3] - 外卖配送超时问题凸显,热门时段配送时间从15分钟延长至1小时以上,影响用户体验 [3] 商家经营策略与盈利模式 - 商家参与补贴活动后实收22元的套餐(原价27元),扣除配送费和服务费后每单仅赚3元,午间高峰利润不足200元 [4] - 补贴成本分担比例:小店平台承担7成,连锁品牌可谈判更高比例,供应链优势商家通过批量采购维持利润 [4] - 新店利用补贴大战提升曝光,日均订单增至200单,虽单笔利润薄但总量提升带动平台推荐和回头客 [5] - 部分商家面临"赔本赚吆喝"困境,茶饮店爆单后人力成本增加2人,利润未同步增长 [5] 平台竞争与配送体系 - 骑手日均配送量从50单增至120单,收入从200-300元提升至500元,但超时订单和投诉增加 [6] - 平台差异化竞争:淘宝闪购主打"30分钟送到家",美团动态调整配送范围,饿了么侧重流量优势,京东外卖以"0佣金"吸引商家 [6] - 补贴大战催生下游业态,如"省钱博主"和推广平台成为社交媒体流量密码 [6] 行业生态与长期影响 - 补贴战短期拉动消费和流量,但长期可能导致价格体系紊乱,部分商家担忧活动后客流断崖式下跌 [7][8] - 线上低价套餐冲击线下堂食,部分商家缩减堂食空间转向外卖,实体店生存压力加剧 [8] - 行业协会呼吁平台转向技术赋能,商家需借流量红利提升质量,消费者应理性看待优惠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