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政策引导下化工行业将呈现“强者恒强”的局面
期货日报·2025-07-11 10:57

行业现状与挑战 - 化工行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之一,其发展质量直接影响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与实体经济活力 [1] - 行业陷入"内卷"困局,制约高质量发展并对上下游产业产生连锁影响 [1] - 中国化工产能约占全球45%,市场呈现"供需两旺"格局,整体开工率维持在75% [1] - 结构性过剩趋势形成,乙烯、丙烯、聚酯、聚烯烃等产品仍处于投产周期 [1] - 行业呈现"内卷求生存、外卷挤压国际市场"特征 [1] - 竞争格局"冰火两重天":传统大宗品深陷产能释放与低利润困境,高端电子化学品、生物基化工等细分领域蓬勃发展 [1] 行业转型方向 - 未来将聚焦新质生产力,走向精细化、一体化、低碳化发展路径 [1] - 重点发力领域包括新能源材料与高端新材料的国产替代、生物基与可降解材料、资源循环与低碳技术、农化与医药中间体等 [1] - "反内卷"实践传递"从规模到质量"转型信号,关键在于优化结构,以品质升级突破同质化竞争 [2] - 通过"刚性去产能与结构性优化"打破"低质低价"循环,引导企业聚焦高端细分领域 [2] - 高端材料研发、国产替代是应对挑战的必然选择 [2] 政策与市场调整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更多是对原有政策的重申与强调,"一刀切"式去产能大概率不会再现 [2] - 未来政策更注重引导与落实,强调精准性与差异化 [2] - 通过环保、能耗、碳排放标准等市场化手段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2] - 为优质产能和新兴领域留足发展空间 [2] - 行业将呈现"强者恒强"局面:民营龙头企业凭借规模与技术优势扩大市场份额 [3] - 炼化型头部企业市场占比提升后议价能力增强 [3] 发展优势与机遇 - "国企基地化、民营一体化、地炼大型化"的发展优势将进一步凸显 [3] - 依托一体化成本优势与新能源需求拉动 [3] - 有望在"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的出口与市场拓展中展现"后浪"优势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