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股股东换购ETF的“隐秘角落”,是支持ETF发展还是隐蔽退出?
上市公司股东ETF换购概况 - 合盛硅业控股股东合盛集团计划在2025年7月26日至10月25日期间,以集合申购方式换购不超过1182.21万股(占总股本1%)公司股份为ETF份额,按50元/股估算市值约5.91亿元 [1][3][5] - 换购股份来源为IPO前取得的股份,合盛集团当前持股5.47亿股(占比46.24%)[4][5] - 换购标的主要为跟踪沪深300、中证500等核心指数的ETF,合盛硅业为相关指数成分股 [6] 行业换购动态与动机 - 2024年上海电气、杭钢股份、韦尔股份等公司5%以上股东均公告ETF换购计划,但控股股东参与案例较少 [1][7] - 杭钢股份股东诚通金控换购中证500ETF,旨在响应政策优化国资结构,通过多元化配置降低单一股票风险 [7] - 隆基绿能股东HHLR计划换购0.5%股份(3789万股)为ETF份额,后续又公告减持同等数量股份,被业内认为存在借道减持意图 [8] ETF换购的机制与影响 - 股东通过股票换购ETF可实现资产多元配置,降低个股风险,同时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 [1][7] - 集合申购模式下,基金公司需调仓至指数结构后再交付ETF份额,换购期间损益由投资者自行承担 [9][10] - 监管部门要求换购规模不得超过成分股在指数中的权重,防止超额换购导致跟踪误差 [10] 市场关注点 - ETF换购可能成为大股东减持的隐蔽渠道,通过二级市场卖出ETF份额实现缓和退出 [1][9] - 2019年曾因超额换购导致多只ETF净值大幅偏离指数,监管已强化权重比例限制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