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技术突破 - 爱旭太阳能集团旗下7家子公司联合取得新型太阳能电池专利,专利号CN223094134U,申请日期2024年8月 [1] - 专利采用细栅间断设计,通过第一细栅与第二细栅交替排列,细栅子段与间隙交替设置,使第一方向与焊带延伸方向形成锐角,可节省15%-20%细栅材料成本 [1] - 技术创新点在于优化电流传导路径,间断细栅设计在保证电流收集效率的同时降低银浆耗用量,单瓦成本预计下降0.02元 [1] 企业资本实力 - 浙江爱旭注册资本达569亿元,对外投资11家企业,拥有1848项专利,参与招投标122次 [2] - 珠海富山爱旭注册资本450亿元,持有1013项专利,行政许可数量达314个,位列集团子公司首位 [2] - 山东爱旭与珠海富山并列最高注册资本450亿元,成立仅1年已取得128项专利 [4] 研发体系布局 - 集团专利总量达6592项,其中浙江爱旭(1848项)、天津爱旭(1170项)、广东爱旭(1739项)构成三大研发中心 [2][3] - 新设立滁州爱旭仅半年即申请145项专利,显示技术迭代速度加快 [3] - 深圳数字能源公司专注终端应用技术,持有449项专利且24个商标布局零售端 [3] 区域产能分布 - 长三角布局最密集,浙江(569亿)、滁州(50亿)、天津(130亿)三地合计注册资本749亿元 [2][3] - 珠三角形成双中心结构,珠海(450亿)与佛山(282亿)基地聚焦不同技术路线 [2][3] - 山东基地作为北方制造中心,450亿注册资本对应21个招投标项目 [4] 业务协同网络 - 集团通过11家对外投资企业形成产业链闭环,招投标总量达277次 [2][3][4] - 行政许可体系覆盖全价值链,从生产(珠海314个)到销售(深圳8个)环节 [2][3] - 商标布局集中在广东(99项)和深圳(24项),显示品牌建设侧重消费端 [3]
爱旭取得一种太阳能电池相关专利,节省细栅材料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