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市场趋势 - 2023年夏季饮料市场呈现"大窑化"趋势,多家品牌如燕京啤酒和统一推出类似大窑的汽水产品,包括瓶身设计和口味模仿 [1] - 山寨品牌"大窖"借助与大窑的相似性蹭流量,引发消费者混淆和社交媒体讨论 [1] - 碳酸饮料整体市场表现疲软,2023年中国七大饮料品类中唯一销售额增速下滑,但大窑逆势增长,营收达32亿元,分别为冰峰10倍、北冰洋3倍 [3] 大窑产品定位与渠道策略 - 产品定位为"酒替",通过啤酒瓶设计和营销话术(如"不含酒精的汽水")吸引啤酒消费人群,尤其在严查酒驾背景下 [6][9][11] - 餐饮渠道为核心战略,85%销售额来自餐饮终端,78.4%消费者通过餐饮店购买,显著高于可口可乐在美国餐饮渠道占比 [14][17] - 渠道利润空间大:餐饮店进货价约3元/瓶,零售价5-10元,单箱利润达36元(可乐仅12元),推动店主主动推广 [14][15] 市场竞争与资本动态 - 竞品加速布局餐饮渠道,如农夫山泉"冰茶"、统一"康普茶",燕京"倍斯特嘉槟"供货价每箱比大窑低10元 [17] - 大窑经销商超千家,覆盖120万家餐饮店,2022年在西北部分城市全渠道销售额已超越可口可乐 [17] - 资本市场传闻:KKR拟收购中国饮料公司85%股权(推测目标为大窑),公司或计划2025年赴港上市 [5] 消费心理与营销策略 - 利用"消费降级"情绪:餐饮人均饮品消费额从2023年21.6元降至2024年18.6元(-13.9%),大窑通过大容量(520ml)和吴京代言强化性价比认知 [21][23][25] - 产品设计制造"划算错觉":玻璃瓶包装使消费者心理溢价接受度达7-10元/瓶,实际高于可乐定价 [21] - 反健康趋势定位:配料表含白砂糖和香精,契合餐饮场景中消费者对"放纵需求"的释放 [20][28] 行业数据与表现 - 啤酒行业持续萎缩:2025年1-2月规模以上啤酒企业产量同比降4.9%,2013年起连续下滑 [11] - 大窑全国渗透率提升:从东北区域品牌发展为覆盖31个省区,终端网点超百万家 [17]
中国汽水,集体变成大窑味?
36氪·2025-07-11 1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