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市场表现 - 上半年恒生指数年内涨幅达20%,恒生科技指数涨幅为18.68%,显示出港股市场的韧性和科技板块的活力 [1] - 南向资金净买入金额超过7300亿港元,创同期历史新高,接近去年同期的两倍 [1] - 一季度南下资金大规模流入港股达4400亿港元,年初至今累计超过7000亿港元 [2] 港股上涨原因 - 产业周期因素:AI快速发展和消费结构升级阶段,港股中拥有大量与AI应用、新消费相关的上市公司 [1] - 资金面因素:南下资金大规模流入,增量资金推动港股行情走强 [2] - 机构资金占比显著上升,约达七成,尤其是公募基金和险资的配置力度明显增强 [3] 港股稀缺性资产 - AI应用相关资产:港股科技板块中AI应用相关上市公司市值占比超过60% [3] - 新消费相关资产:港股消费板块中新消费相关上市公司市值占比约60% [3] - 创新药板块:港股医药板块中创新药市值占比约40%到50% [4] - 红利类资产:股息率超5%的资产占市值43%,现金分红比例和估值吸引力高 [6] 科技资产重估趋势 - 中国科技资产重估行情目前只是一个开始,会持续下去 [5] - 外资系统性增配中国科技企业,政策支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5] - 恒生科技指数PE仍处历史均值以下,估值具吸引力 [5] 投资逻辑变化 - 创新药投资逻辑从"概念驱动"转向"基本面驱动",政策支持力度加强,审批效率提升 [6] - 新消费从短期题材向长期结构性机会转变,聚焦情绪价值和社交属性 [6] - 红利类资产股息率超5%的占市值43%,险资配置保守估计超千亿港元 [6] 下半年港股展望 - 港股下半年将延续牛市行情,历史上港股相对占优的阶段都呈现流动性充裕和产业周期加持 [7] - 南下资金流入持续、机构化程度提升,港股科技资产在AI产业周期下具更高关联度 [7] - 建议重点关注港股的"稀缺性资产",包括AI应用、创新药、新消费和红利类资产 [7]
国泰海通证券吴信坤:港股下半年牛市可期 关注四类稀缺性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