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上半年机器人掀起赴港IPO热潮:13家企业递表,盈利难题仍待解|2025中国经济半年报
华夏时报·2025-07-11 18:18

机器人行业赴港上市热潮 - 2024年上半年共有13家机器人公司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2] - 极智嘉(02590 HK)于7月9日挂牌上市 首日收盘17 7港元/股 涨幅5 36% [2] - 香港市场上半年完成42宗IPO 募资总额1070亿港元 较2024年全年增长22% 暂列全球第一 [2] - 港交所收到约200起IPO申请 较年初数据倍增 [2] 行业盈利状况 - 13家递表机器人企业中仅4家盈利 包括石头科技 兆威机电 三花智控 广和通 [2] - 极智嘉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4 52亿元 21 43亿元和24 09亿元 同期净亏损15 67亿元 11 27亿元和8 32亿元 [3] - 埃斯顿2024年亏损8 18亿元 云迹科技去年亏损1 85亿元 乐动机器人去年亏损5648 3万元 [3] - 极智嘉表示短期亏损是战略投资 预计将产生长期回报 随着订单增长和市场对AMR解决方案需求增加 预期不久将实现盈利 [3] 行业发展阶段分析 - 行业处于技术攻坚和市场培育期 前期研发投入大 产品迭代快导致短期难以盈利 [4] - 2023年中国移动机器人市场AMR销量同比几近翻倍 但2024年增速下降至10 64% [4] - 移动机器人企业面临大额融资难度加大 订单少 盈利难等问题 [4] 港交所18C章的影响 - 港交所18C章允许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 收入门槛降至2 5亿港元 [5] - 仙工智能 云迹科技 斯坦德机器人 翼菲智能根据18C章寻求上市 [5] - 香港交易所容许未盈利高科技企业IPO 在港股上涨情况下 内地公司抓住良好上市时间窗口 [5] - 机器人企业通过港股IPO融资比收购A股公司曲线上市更直接 [5] 行业融资策略 - 已找到规模市场应用场景的企业需要资金加大投入 处于关键研发阶段的企业通过一级市场融资较难 [5] - 技术和产品成熟 有一定市场规模和确定盈利模式是实现盈亏平衡的前提条件 [5] - 技术和产品研发较早阶段的企业应首先寻求天使 风险创业投资资助 待技术产品和商业模式基本成熟后再考虑上市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