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正式启幕,创新药迎“双轨制”新机遇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7-11 21:18

医保目录调整政策 - 2025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方案首次新增商业保险创新药品目录,聚焦创新程度高、临床价值大、患者获益显著但超出"保基本"定位的药品[1] - 商业保险目录明确五年内新上市药品及2025年6月30日前批准的罕见病药物有资格列入目录[2] - 申报流程调整为6-7月申报期,8-9月专家评审阶段,全部线上完成无需纸质材料[2] - 基本医保药品目录谈判先行,若谈判无果转入价格协商阶段,预计11月同步发布基本医保和商业保险药品目录[2] 政策创新亮点 - 首次同步启动国家基本医保和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双轨"申报[3] - 连续两个协议期未调整药品不得转为常规的时间延长至八年,准入期相应延长[4] - 测算维度从基金支出改为纳入支付范围,额度从四十亿元增加至六十亿元[4] - 医保谈判续约规则优化,不再单纯以销量为定价依据,而是考量药品性价比[7] 商业保险作用 - 商业健康险对CAR-T细胞疗法的赔付金额2024年已突破1.9亿元,惠民保赔付超过5600万元[6] - 疗效保险成为CAR-T疗法主要支付方式,通过身故险、不良反应险和疾病进展险等提供风险补偿[6] - 商业保险目录为高价值创新药提供国家基本医保之外的市场化支付渠道[5] - 商业健康险产品设计中创新药将成为核心竞争力和差异化卖点[7] 行业影响 - 5年内新上市药品在医保目录新增品种中的占比从2019年32%增至2024年98%[2] - 双轨制准入机制为价格高昂但疗效显著的创新药提供新发展空间[6] - 政策引导资源向具有实质临床获益和突破性技术的创新倾斜,优化产业竞争格局[7] - 申报评审组新增临床专业人员,提升药品评价专业性和公正性[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