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股价值重估的“台前幕后”
证券日报·2025-07-12 00:46
银行板块表现与资金流向 - 银行指数年内累计涨幅超过16%,较2023年底上涨逾五成 [1] - 银行指数2024年累计涨幅超过34%,6只成份股累计涨幅均超过30% [2] - 九成以上银行股仍处于破净状态,平均股息率在4%左右 [2] 资金流入驱动因素 - 保险资金配置需求不减且有下沉趋势,主动型公募基金定价权边际上升 [3] - 北向资金对银行股持仓市值达2542亿元,较一季度末增加266亿元 [3] - 主动型公募基金重仓银行股比重仅3.8%,欠配明显,增配空间较大 [3] 估值修复基本面支撑 - 新一轮化债政策落地和特别国债注资国有大行提供基本面支撑 [5] -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从1.59%降至1.51%,36家上市银行不良率低于行业平均 [5] - 存款成本加速下行,部分优质城商行净息差已出现企稳迹象 [6] 银行股战略意义 - 银行股上涨可拉动上证指数、沪深300等核心指数上行 [8] - 分红稳定的银行股将吸引险资、养老基金等长线资金流入 [8] - 银行股价值重估可带动其他央国企蓝筹股估值修复 [8] 银行融资与服务能力 - 估值修复后银行通过定向增发、可转债融资的溢价空间打开 [7] - 多只银行可转债因股价上行触发强赎,未来可能发行新一轮 [7] - 银行融资能力增强将直接提升信贷投放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