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以工代赈加力扩围,推动稳就业促增收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7-12 06:01

政策背景与核心目标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稳就业政策支持力度的通知》,旨在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1] - 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部委出台《以工代赈加力扩围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增收行动方案》,新增10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作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的关键举措 [1] 以工代赈实施规模与成效 - 2023-2024年以工代赈项目累计吸纳500万人次低收入群众务工,发放劳务报酬660亿元 [2] - 2024年已下达165亿元中央专项投资,支持3900多个项目,解决38万名困难群众就业 [2] - 新增100亿元投资覆盖1975个项目,带动31万名重点群体就业,预计发放劳务报酬45.9亿元 [2] 政策机制优化与收入提升 - 《行动方案》将劳务报酬占中央投资比例提至不低于40%,本次100亿元投资中劳务报酬占比达45.9% [3] - 收入增长直接改善重点群体生活条件,可用于教育、住房等长期需求 [3] 经济拉动效应分析 - 以工代赈项目通过基建投资带动建材、设备等产业链发展,形成内需重要组成部分 [3] - 重点群体收入提升推动消费能力增强,降低恩格尔系数,促进消费市场整体上行 [3] 政策实施挑战与优化方向 - 需平衡项目质量与用工规模,避免因监管不足导致工程质量问题 [4] - 需精准识别符合条件的重点群体,防止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政策执行偏差 [4] - 需加强技能培训与就业衔接,确保重点群体就业可持续性 [4] 政策定位与长期意义 - 以工代赈是稳就业、增收入、扩内需的核心政策工具,需确保落地实效 [5] - 政策实施将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注入动力,为重点群体创造实质性福祉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