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古镇游为何冷热不均
经济日报·2025-07-12 06:15

暑期文旅火热开局,西北地区成为避暑游热门目的地。不过,近日有媒体报道,由于青海省旅游投资集 团股份有限公司及下属13家公司集体破产清算,其重点打造的文旅项目青海撒拉尔水镇没能赶上这波热 度,还没开业就"凉"了。 一段时间以来,古城古镇热席卷中国文旅业。一些地方为追求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将丰富多元的文化 符号进行碎片化、快餐式的拼接复制,大批人造景点仓促上马。数据显示,全国曾建成超过2800个人造 景区,至今存活下来的不足300个。 曾被寄予厚望的文旅项目,如今成为消耗财力、物力、人力的沉重负担,最终陷入"建得起、养不起、 活不好"的困局,教训深刻,引人深思。 旅游发展切忌盲目跟风,追求短期效益不可取。"赚快钱"思维主导下的开发,往往重"噱头"轻内容、 重"引流"轻体验、重"首秀"轻运维。岂不知,文旅业的生命力在于可持续性,根基在于游客基于优质体 验形成的口碑与重游意愿。在一些古镇遇冷的同时,也有一些古镇仍然充满活力:比如,浙江乌镇通过 引入多元业态,打造丰富场景,用戏剧节等创新形式激活文化基因。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当代生活十分 丰富,不妨从自身文化底蕴中发掘亮点,从"造景思维"转向"体验经济",打造不可替代的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