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药物警戒中心强化多方协同 借力数智化工具做好风险监测
海南日报·2025-07-12 08:23
药物警戒体系建设 - 海南省药物警戒中心通过监测系统发现并处置多起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包括一次性使用灭菌橡胶外科手套的质量问题,迅速消除风险隐患 [2] - 中心负责监测评估药品不良反应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防范用药安全风险,工作范围涵盖合格药品正常使用下的有害反应 [2] - 海南省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总数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中心人员编制仅7人,为全国省级监测机构平均水平的1/3,面临较大压力 [3] 监测机制与数智化工具 - 中心联合省卫健委建立协同考核通报机制,将监测评价纳入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压实医疗机构主体责任 [4] - 拓展注册人、医疗机构等监测哨点数量,开展专题培训提升监测灵敏度,截至2025年6月已建立26家省级药械不良反应监测哨点医院 [4] - 推动"风险信号自动识别"和"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快速上报"2个信息化场景纳入海南省"三医联动一张网"平台二期项目,打破数据壁垒实现智慧化监测 [4][5] 特许药械监管与科研优势 - 作为全国首批医疗器械警戒试点省份,海南建立贯穿研发、生产、使用全生命周期的监测制度,帮助77家试点单位搭建医疗器械警戒体系 [4] - 针对博鳌乐城临床急需进口创新药械开展主动监测,构建"患者登记+临床随访+全生命周期追溯监管+安全性主动监测评价"一体化特色体系 [6][7] - 利用真实世界数据开展药械上市后安全性评价,参与多项国家药监局药物警戒监管科学项目研究,将政策优势转化为科研优势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