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补贴大战”周末重启,咖啡奶茶疯狂爆单,摩根大通提问:如此惨烈,值得吗?
补贴大战重燃 - 阿里巴巴旗下淘宝闪购宣布在12个月内投入500亿人民币用于外卖和即时零售补贴 [1] - 美团于7月5日宣布多项补贴计划作为回应 京东此前已宣布一年内投入超过100亿人民币 [1] - 美团日订单量创1.2亿单新高 阿里巴巴(淘宝闪购及饿了么)日订单量达8000万单 [1] 竞争格局与财务实力 - 阿里巴巴拥有接近1000亿人民币的自由现金流(FCF)和6000亿人民币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在消耗战中处于有利地位 [2] - 摩根大通认为竞争主动权已转移至阿里巴巴 对美团和京东构成显著压力 [2][3] - 美团占据45%市场份额 饿了么21% 京东5% 美团可能维持领导地位但份额或下滑 [6] 短期与长期影响 - 补贴战短期内对所有参与者盈利均为负面 未来3到6个月股价将因盈利预期下调承压 [3] - 乐观情景下2030年即时零售行业GMV达4万亿人民币 终端价值6750亿人民币 [4] - 悲观情景下GMV仅2万亿人民币 终端价值减半至3380亿人民币 第一年行业总亏损或达850亿人民币 [4][5] 业务差异化与蚕食效应 - 即时零售对美团是100%增量业务 但对阿里巴巴和京东将蚕食传统电商业务 [6] - 预计2030年即时零售GMV的56%来自食品饮料、烟酒和日用品 与传统电商品类重叠 [6] 投资者策略调整 - 摩根大通下调阿里巴巴2026财年和2027财年调整后每股收益预期 降幅分别为22%和11% [9] - 下调美团2025年营业利润预期15% 维持阿里巴巴和美团"增持"评级但下调目标价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