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美关税博弈下的最优均衡:谈判窗口是否存在?
搜狐财经·2025-07-12 15:44

中美贸易关系发展 - "海湖庄园协议"旨在通过高关税、美元贬值、债务置换与多边货币谈判、安全保护费等手段重构全球经济治理格局 [1] - 美国构建"边打边谈"谈判机制,持续施压以寻求中国让步空间,而非达成妥协 [2] - 美国塑造"美国优先"新体制,确保其安全、技术领先和美元霸权地位 [6] 美国关税政策与制度压制 - 美国关税政策进入"制度化、周期化、工具化"阶段,与产业补贴法案、关键技术出口管制等形成复合性制度压制体系 [6] - 美方部分高关税措施将中国产品采购价格抬高约18%-23%,但未能成功挤出中国商品,反而迫使美企重组供应链 [11] - "海湖庄园协议"将关税武器化,与国家安全绑定并向盟友施压,要求协同对华加征关税 [12] 中国应对策略 - 中国需进行"结构性对冲",而非对等反击,重点维护全球价值链优势产品和战略技术领域 [16] - 面对制度挤压,中国应主动提出规则修订与制度协同议题,拓展话语权空间 [21] - 中国需强化"WTO+"路径下的制度议价力,探索灵活规则联盟,构建差异化谈判框架 [21] 专家观点与建议 - 复旦大学罗长远教授指出,单靠贸易手段难以平衡美国与他国贸易关系,需借助金融措施如汇率调整 [7] -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黄建忠教授强调中国应构筑制度韧性,推动国内外经贸规则同步优化 [21]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唐宜红教授建议中国针对美国盟友的相关产业进行针对性谈判和布局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