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马”揭阳:如何“炼”成广东石化产业新增长极?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7-13 14:52
揭阳绿色石化产业崛起 - 揭阳大南海石化工业区总规划面积45.6平方公里,已孵化14个石化中下游项目,预计总产值超500亿元[1] - 东粤化学20万吨/年混合废塑料资源化项目试产成功,为全球首创连续化废塑料化学循环项目[1] - 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投资654亿元,年加工原油2000万吨,生产乙烯120万吨、对二甲苯260万吨[2] 产业布局与项目进展 - 广东石化拥有世界单套规模最大的80万吨/年苯乙烯装置,配套建设30万吨级原油码头[2] - 项目拉动当地约5600亿元规模的中下游产业发展,显著降低粤港澳大湾区化工原料对外依存度[2][3] - 广东石化成品油收率约50%,低于行业标准,已开发17个化工新产品实现炼化一体化转型[3] 产业链协同发展 - 形成"一超多强"产业链格局,吸引巨正源新材料、伊斯科碳四碳五等项目落地[4] - 实施"隔墙供应"模式,如广东石化聚丙烯直接供应邦盛聚烯烃消光膜母粒[4] - 规划建设300万吨/年废塑料化学循环二期三期项目,打造世界首个塑料化学循环基地[6] 区域经济带动效应 - 揭阳GDP增速从2022年-1.3%跃升至2023年7.5%,增速排名全省第一[5] - 构建"一化一海五优特"产业格局,绿色石化与风电为两大支柱产业[5] - 规划2035年大南海石化工业区工业总产值达2500亿元,成为广东沿海经济带东翼引擎[8]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 广东石化乙烯、芳烃能耗达国内行业领跑水平,成为全球炼化新标杆[3] - 重点发展湿电子化学品特色产业园,服务珠三角电子信息产业需求[7] - 推动从基础化工向高端化工新材料转变,打造"从一滴油到一根丝"全产业链[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