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长钱”有了长周期“指挥棒”,险资投资会走向哪里?
第一财经·2025-07-13 19:57
政策导向与考核机制调整 - 保险资金考核周期从"当年度指标+三年周期指标"进一步拉长至"当年度指标+三年周期指标+五年周期指标",长周期指标权重加大 [2] - 拉长考核周期有助于险资长钱长投,增强权益投资配置能力,特别是对科技、先进制造等新兴产业的配置 [1][2] - 新会计准则下,拉长考核周期可降低权益资产波动对利润表的冲击,减少短期考核负面影响 [3] 权益投资策略变化 - FVOCI策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成为险资重要选择,2024年末FVOCI股票余额同比增速达82%,占比35% [4][6] - 险资倾向选择高股息回报标的,FVOCI策略要求持仓稳定性(持有期超6个月)和低换手率(6个月内不超10%) [5][6] - 预计2025年FVOCI占比将继续提升,中小机构也将逐步加大配置 [6] 行业配置偏好 - 银行股等高股息红利板块是FVOCI策略重要载体,一季度末险资对银行股持股数量278.21亿股,持股市值2657.8亿元 [8] - 2020年以来险资举牌58次,偏好银行业、非银金融和公用事业,举牌对象股息率均值3.78% [8] - 预计未来十年头部险企将投资红利股约2.29万亿元,FVOCI账户红利股规模2034年达近1.5万亿元 [8] 投资组合结构 - 险资采取"哑铃型"配置,一端是高息资产(如银行股),另一端是成长股(先进制造、人工智能、医药科技等) [9] - 长周期考核将强化险资对成长型企业的配置能力,尽管部分企业当前业绩不突出但具长期潜力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