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通"南向通"扩容政策 - 中国人民银行和香港金管局宣布扩大"南向通"参与机构范围,新增券商、保险公司、理财及资产管理公司等非银机构 [1] - 可交易币种由人民币拓宽至美元、欧元、港元等多币种 [1] - 优化互换通运行机制,进一步满足投资者的利率风险管理需求 [1] 非银机构参与影响 - 此前参与机构仅有银行类金融机构、QDII和RQDII,扩容后非银机构获得投资全球债市渠道 [2] - 有助于提升非银资金组合投资回报和风险收益比,特别是在国内债券收益率处于历史低位的情况下 [2] - 可缓解"资产荒"压力,以10年期国债为例,中国、美国和欧元区利率分别为1.64%、4.34%和3.24% [3] - 险资出海新通道打开,国内传统型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2.5%明显低于欧美债券收益率 [3] 券商业务机会 - 券商自营业务可通过配置高收益债券提升回报,利用境内外利差和汇率波动进行套利交易 [4] - 资管业务可开发挂钩境外债券的理财产品,设计"南向通"专属资管计划 [4] - 部分券商可能成为合格做市商,通过提供流动性赚取买卖价差 [4] - 中资企业赴港发行离岸债券需求增加,券商可提供承销、财务顾问等服务 [4] 离岸回购业务优化 - 拓宽离岸回购应用场景至多币种,取消对回购质押券的冻结 [6] - 提升在岸人民币债券作为抵押品的应用场景,推动离岸回购交易规模扩大 [6] - 多币种回购可匹配不同货币负债需求,减少汇率对冲成本 [6] - 香港可发展成多币种回购交易中心,增强全球资金枢纽功能 [6] 市场互联互通影响 - 深化内地与香港债市互联互通,扩大境内外资本双向流动规模 [6] - "南向通+港股通人民币柜台"协同可形成资产配置闭环 [7] - 加速人民币国际化,推动离岸人民币资产从"流动性补充"向"核心配置"升级 [7]
这类机构 拿到“入场券”!
中国基金报·2025-07-13 2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