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三部委发文支持零碳园区建设:单位能耗碳排放成核心标准 绿电迎来实质性利好
华夏时报·2025-07-13 23:53

零碳园区标准出台 - 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提出8方面重点任务,包括加快园区用能结构转型、节能降碳、产业结构调整等 [1] - 首次明确零碳园区建设标准:年综合能源消费量20万-100万吨标准煤的园区,单位能耗碳排放≤0.2吨/吨标准煤;≥100万吨标准煤的园区,单位能耗碳排放≤0.3吨/吨标准煤 [1] - 零碳园区定义为通过规划、技术等手段使园区二氧化碳排放降至"近零"水平,并具备"净零"条件的园区 [3] - 建设主体需为省级及以上开发区或新兴产业园区,建设范围可为整体园区或"园中园",需具备能耗统计基础且3年内无重大事故 [3] 政策背景与目标 - 工业碳达峰是"双碳"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打造绿色低碳工业园,2025年前形成可复制的碳达峰案例 [2]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均提出建立零碳园区,推动碳市场建设和碳标识认证制度 [2] - 政策创新采用"单位能耗碳排放"作为核心指标,并设置清洁能源占比、工业固废利用率等5项引导性指标 [3] 绿电消纳与能源转型 - 要求加强园区周边可再生能源开发,支持绿电直连、新能源就近接入增量配电网等模式,鼓励参与绿证绿电交易 [4] - 2024年一季度风电光伏新增装机7433万千瓦,累计装机14.82亿千瓦已超过火电,新能源消纳压力推动就地消纳新模式发展 [4][5] - 零碳园区建设将成为电力体制改革的"试验田",绿电直供政策可激活市场活力并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实践经验 [5] 行业影响与战略意义 - 零碳园区建设将绿电资源与产业体系结合,最大限度消纳绿电,助力打造全球绿色工业体系 [6] - 标准明确后有望解决此前"挂羊头卖狗肉"乱象,实质性推动绿电消纳和能源结构转型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