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基金设立热潮 - 江苏省与中国诚通控股集团签署协议设立100亿元诚通科创(江苏)基金,7月以来湖北、陕西等多地密集设立百亿级产业基金 [1] - 地方政府和"链主"企业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设立基金,为科技型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私募股权创投行业逐步回暖 [1] - 建议强化政策引导,优先支持核心技术攻关和未来产业布局,加强区域联动避免重复投资 [1] 投资方向聚焦硬科技 - 新设基金高度聚焦半导体、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硬科技领域 [2] - 苏州市发布100亿元人才基金和重大产业发展基金,首期25亿元存续期15年,设立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子基金 [2] - 宁德时代参与设立101.28亿元新能源及高端制造领域基金,上市公司与产业链企业联合设立基金趋势明显 [2] 产业基金运作特点 - 投资阶段前移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提供"耐心资本",存续期延长至15年 [2][3] - "国资+产业资本"深度绑定,地方政府与龙头企业合作提升投资活力 [3] - 产业基金成为地方政府招商工具,通过"以投带引"构建本地产业链 [3] 募投管退流程优化 - 国务院出台政策壮大耐心资本,多地放宽基金存续期并建立容错机制 [4] - 募资端引入社保、保险等长期资金,5月私募机构纳入科创债发行主体,6月北京发行首单100亿元政府引导基金专项债 [4] - 管理端实施差异化考核,武汉允许天使基金单个项目100%亏损,鼓励早期投资 [5] 退出渠道多元化 - 证监会优化并购重组规则,鼓励私募基金参与并实施锁定期"反向挂钩" [5] - 上海设立500亿元国资并购基金矩阵,超百家上市公司参与设立并购基金 [6] - 上半年机构LP认缴出资8720亿元同比增50%,减持金额587亿元同比翻倍 [7] 行业回暖与政策建议 - 政府引导基金仍是主要资金来源,需撬动社保、保险等长期资本加大配置 [7] - 建议推广S基金全国试点,简化交易流程和税务处理,放宽股票分配限制 [8] - 推动基金份额转让业务常态化,优化实物分配股票机制畅通退出渠道 [7][8]
地方百亿元级产业基金频现 锚定“硬科技”主赛道
证券日报·2025-07-14 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