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政策“组合拳”协同发力险资“长钱长投”打开空间
上海证券报·2025-07-14 03:46

险资入市动态 - 截至7月11日险资举牌上市公司达19次较去年同期增加14次[1][2] - 长期投资改革试点新增规模1720亿元多只基金陆续创设[1][4] - 中国人寿新华保险平安人寿太保寿险泰康人寿等已参与长期股票投资试点[2] - 阳光保险附属公司阳光资管获批设立阳光和远私募证券投资基金[2] - 部分中小险企正在申请第三批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资格[3] 政策支持措施 - 金融监管总局要求大型国有险企每年新增保费30%用于投资股市预计规模超千亿元[4] - 一季度末产寿险公司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余额4.47万亿元[4] - 金融监管总局上调部分档位偿付能力充足率对应的权益类资产比例5%预计拓宽配置上限近5000亿元[5] - 金融监管总局调降险资股票投资风险因子10%释放更多资金用于股票投资[5] - 财政部调整国有商业保险公司考核机制为"5年周期+3年周期+当年度"相结合[6] 行业影响与建议 - 偿付能力充足率随权益持仓增加而动态衰减部分险企对增配权益持审慎态度[7] - 建议优化偿付能力计量标准包括提升长期业务未来盈余计入核心资本比例等[7] - 建议对高股息蓝筹股科创板等单独设置更低风险因子优化资本占用[7] - 建议扩大权益法核算试点允许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豁免短期波动计量[7] - 长周期考核机制有利于提高权益类投资占比推动资产与负债匹配[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