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锚定“长钱长投”入市路线图
政策推动险资长期投资 - 政策持续协同推动险资向耐心资本、战略资本、长期资本靠拢,超2000亿元险资长期投资试点持续推进 [1] - 财政部调整国有商业保险公司考核方式,将"净资产收益率"和"资本保值增值率"考核周期延长至3年和5年,权重分别为50%和20% [1] - 金融监管总局上调部分档位偿付能力充足率对应的权益类资产比例,简化档位标准 [2] 险资权益配置需求提升 - 低利率环境下,险资更加重视权益资产配置价值,需突破固收类资产局限寻求增长点 [3] - 中国人寿表示新政策有利于提高权益类投资占比,推动资产与负债更匹配 [2] - 泰康资产强调必须重视权益资产配置价值以适应新形势 [3] 长期投资试点进展 - 鸿鹄基金三期1号成立规模225亿元,新华保险和中国人寿各出资112.5亿元,总获批规模400亿元 [3] - 险资长期投资试点已获批三批,总规模超2000亿元,以私募证券基金形式投资二级市场股票 [3] - 多家险资机构参与设立私募证券基金,包括泰康稳行、阳光恒益、太保致远、恒毅持盈等 [4] 险资权益投资方向 - 鸿鹄基金投资集中于中证A500指数成份股中符合条件的大型上市公司A+H股 [4] - 中国人寿强调投资并长期持有治理良好、经营稳健、股息稳定的大盘蓝筹公司股票 [5] - 长期投资试点追求基金资产中长期稳健增值,适应新会计准则下保险公司投资诉求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