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造谣“黑嘴”发不出声
经济日报·2025-07-14 06:14
专项行动背景 - 中央网信办近期开展"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整治涉企网络'黑嘴'"专项行动,重点打击涉企网络侵权行为 [1] - 地方网信办积极受理处置相关案件,督促重点网站平台加强涉企信息内容管理 [1] - 一批涉企违法违规账号如"柴怼怼""车说道"等被公开点名 [1] 企业受损现状 - 虚假谣言传播可导致企业声誉崩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1] - 典型案例:有自媒体造谣某品牌脱毛仪导致失明、流产,造成商家损失超6000万元 [1] - 中小企业尤其脆弱,缺乏发声渠道和法务团队,面对恶意诋毁无力应对 [1] 黑色产业链特征 - 网络"黑嘴"形成分工明确、规模庞大的黑色产业链 [1] - 手段包括伪造材料、操控水军、刷量控评等 [1] - 部分企业利用网络水军进行不正当竞争,吹捧自己并拉踩对手 [1] 政策法规支持 - 近年出台多项措施净化网络空间,包括专项行动、工作规范和民营经济促进法 [2] - 民营经济促进法明确规定禁止利用互联网恶意侵害民营经济组织人格权益 [2] - 曝光典型案例对其他不法分子形成震慑作用 [2] 综合治理措施 - 执法机构需快速从严惩治,深挖幕后黑手 [2] - 网络平台需落实主体责任,采取信息处置、账号关停等惩戒措施 [2] - 企业应积极维权,将危机转化为品牌宣传机会 [2] - 网民需保持客观理性,避免盲目跟风传播 [2] 行动意义 - 清朗网络环境直接优化营商环境 [3] - 打击网络"黑嘴"有助于企业专注发展和创新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