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背面月壳磁场弱土壤磁性强之谜揭开
科技日报·2025-07-14 07:24
研究核心发现 - 研究团队基于嫦娥六号月壤样品,揭示了月球背面月壳磁场弱但土壤磁性强的矛盾现象[1] - 发现月壤中存在两类来源各异的载磁颗粒及3种"二次改造"形成的金属铁颗粒,其理化性质决定了磁记录稳定性[1] - 嫦娥六号月壤饱和磁化强度创下所有返回月球样品的最高纪录,远超此前月球正面采集样品[1] 月球磁性矿物特性 - 月球磁性矿物保存了磁场演化、陨石撞击、太空风化等地质事件痕迹,是月球演化的关键记录载体[1] - 月球特殊环境(无空气、极干燥、强还原性)导致地球常见磁铁矿等矿物在月表几乎不存在[1] - 南极-艾特肯盆地北缘磁场强可能源于更厚的含高磁化率外源金属溅射物堆积[1] 科学应用价值 - 研究成果为解释月球南极-艾特肯盆地磁性异常提供了直接证据[1][2] - 研究方法论对将来分析小行星、火星等天体样品中的磁性矿物及磁场演化具有范式意义[2] - 成果对理解月球磁场历史及表面改造过程具有重要科学价值[2] 研究技术方法 - 动用多种尖端显微分析手段解析月壤载磁颗粒微观结构[1] - 通过对比月壳磁场强度与载磁矿物分布特征建立成因模型[1] - 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获得学界权威认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