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追随电价市场化改革之路 探寻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
期货日报网·2025-07-14 08:53

为应对新能源发电的随机性、波动性与间歇性,尤其是光伏发电集中在午间,导致午间电力供应大幅增 加、价格明显降低,而晚高峰电价较高时段却几乎没有发电出力的问题,"136号文"引导建立了新能源 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即场外差价结算机制。纳入该机制的电量实行"多退少补"差价补偿,即当市 场交易均价低于机制电价时,由电网企业给予差价补偿;当市场交易均价高于机制电价时,则扣除差 价。通过这种方式,为新能源企业提供了相对稳定的收益预期,促进了行业的平稳健康发展。 胜利油田电力技术专家严川接受行业媒体采访时表示,"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只是给存量项目一 个过渡期,保障前期的投资免遭重大损失,一旦收回投资回报,最终要全量入市。他呼吁,新能源发电 企业应尽快摒弃对政策的依赖和迷恋,不要再抱有幻想。 "聚焦新能源"系列报道之一 编者按:"双碳"目标下,新能源产业和电力市场的风吹草动时刻牵动着大宗商品市场敏感的神经。今年 6月,新能源电价全面进入市场化时代。失去了"保量保价"的政策保护,新能源产业会走向何方?电力 现货交易市场将受到哪些影响?新能源企业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期货日报大宗商品周刊推出系列报 道,梳理电价市场化改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