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建造提速,需迈几道坎?
科技日报·2025-07-14 09:16

建筑业与数智技术融合 - 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加快与建筑业融合,传统建筑业逐步实现提质增效 [1] - 2024年政策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提出深化BIM技术应用、推动建筑机器人等设备集成创新、推进智慧工地建设等任务方向 [2] - 重庆东站项目采用"BIM+GIS"技术搭建智慧建造管控平台,总建筑面积123万平方米,成为管理团队的得力工具 [2][3] 数字平台应用案例 - 重庆东站智慧建造管控平台通过无人机摄影测量优化建模算法,大幅降低建模成本 [3] - 平台实现与现场智能化装备联动,通过物联网监测风险点位,传输实时数据,实现分钟级监测 [3] - 平台在安全管理方面填补人眼盲区,在施工规划方面解决道路组织协调问题,提升效率 [3]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现状 - 部分企业以DeepSeek大模型为底座搭建建筑行业大模型,应用于财务测算、知识问答等领域 [4] - 在图纸设计、方案分析等核心环节,大模型应用仍不乐观,主要受限于数据质量和算法信任度 [4] - 建筑行业数据分散、标准不统一,导致大模型训练数据不足,存在"AI幻觉"问题 [4][5] 人工智能落地挑战与潜力 - 本地化部署是保障数据隐私的关键,但当前算力成本高昂,小型模型部署需一二十万元 [6] - 随着技术升级,大模型算力成本持续下降,未来本地部署或成主流选择 [6] - 人工智能有望整合数据打破信息孤岛,优化施工管理,提升安全监测能力 [5][6] 行业协作与标准化 - 建筑行业需共建大模型,推动数据共享,解决多源异构数据难题 [6] - 建议通过行业协会等方式统一数据标准,为大模型提供高质量训练数据 [6] - 重庆东站项目为不同设备开发数据接口的经验可为行业大模型建设提供参考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