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这6个科学小窍门,能让你的幸福感直线飙升
36氪·2025-07-14 09:18

文章核心观点 - 员工的幸福感是组织层面和个人层面的综合问题 受工作量 工作灵活性 上级和团队文化等多因素影响 个人可通过基于科学依据的简单日常练习提升情绪健康和幸福感 [1][3] - 情绪健康被定义为与自己 自己的想法和情绪及他人建立更具支持性关系的能力 提升情绪健康水平可更从容应对情绪挑战 减少挣扎 压力和焦虑 [3] 情绪健康练习方法 - 每天自我审视:通过询问"我今天过得怎么样"和"我感觉如何"进行情绪觉察 不评判或立即修正感受 研究显示练习情绪觉察的人更可能感受更高幸福感 觉察负面情绪可减轻情绪强度并提供采取行动的机会 [3][4] - 白天进行高质量短暂休息:每90到120分钟进行5到10分钟休息 避免刷社交媒体或处理待办事项 微软大规模研究发现会议间隙休息可显著减轻累积压力和焦虑并提高注意力 户外散步能提升情绪 注意力和动力 [5] - 练习接纳并专注可控事项:包括清晰认识现状和确定减少压力的前进步骤 有助于打破消极思维循环 采取微小富有成效行动产生进步感并激励进一步行动 在领导力课程中被证实有助于团队集中注意力和缓解压力 [6][7] - 优先与同事建立微连接时刻:真诚热情问候同事 在视频会议中分享本周好事 主动联系而不聚焦工作 研究表明确社会支持和归属感改善心理健康并减轻压力和焦虑 每日创造连接时刻可精神振奋并减少孤独感 [9] - 练习感恩对抗负面偏好:每天写下三件感激之事 培养感恩心态在不确定性时代尤其有益 促使大脑关注积极有意义事情 提醒困难非生活全部 提高韧性和积极适应能力 [10] - 工作之余进行积极休息:投入时间到爱好或创造性活动如绘画写作 研究显示下班后主动休息如培养爱好或与家人朋友共度的护士更少出现职业倦怠 积极休息是对长期全身心投入工作能力的投资 [11] 作者背景 - 娜塔莉·科根是情绪健康领域顶尖专家和国际主题演讲者 曾进行数百场关于情绪健康和职业倦怠的演讲研讨会 作品刊登于《纽约时报》《快公司》《哈佛商业评论》等媒体 著有《此刻更幸福》和《卓越人类计划》 [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