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为什么那些“停航中国”的外航不回来了?
虎嗅·2025-07-14 09:55

核心观点 - 英国航空呼吁将英国纳入中国30天免签名单以刺激中英航线需求 但中国免签政策已覆盖55个国家却未包含英国[2][4][5] - 多家外航去年暂停中国航线时均采用"暂停"等委婉表述并保留恢复可能性 但实际均未恢复且将运力转向其他高收益航线[7][8][14][19][21] - 中国出入境客流恢复缓慢 欧美主要国家入境恢复率仅45%-57% 制约外航重返中国市场[33][40][42] - 中国航司快速填补外航退出后的市场空缺 欧洲航线座位数较2019年增长24%-89% 但同期三大航司一季度净亏损达20.44-9.95亿元[52][60] - 地缘政治导致绕飞成本上升及中国航司低价竞争策略 使得外航重返中国市场面临高成本与低性价比挑战[44][46][64][66] 英国航空免签呼吁与航线现状 - 英国航空高管公开呼吁将英国纳入中国30天免签政策名单 旨在提升中英航线市场需求[2] - 英国航空自2023年10月起暂停北京—伦敦航线 但保留每日飞往上海和香港的航班服务[7][9][10] - 英国目前仅被纳入中国240小时过境免签 未进入30天免签的55个国家名单[4][5][6] 外航暂停中国航线特征 - 2023年多家外航暂停中国航线:英国航空(北京-伦敦)、澳航(上海-悉尼)、北欧航空(哥本哈根-上海)、维珍航空(上海-伦敦)、汉莎航空(北京-法兰克福)[7][15][18][20] - 外航均采用"暂停""积极监测市场"等委婉表述 实际将运力转向跨大西洋等高收益航线[8][16][19][31] - 行业惯例要求外航退出中国市场需向民航总局申请 以保留未来重返可能性[24][25] 中国出入境市场恢复情况 - 北京市文旅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欧美入境恢复率:美国45.24% 德国56.19% 英国57.9% 法国53%[40] - 上海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1-5月欧美澳洲入境客流仅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20%-36%[42] - 亚洲部分市场恢复强劲:蒙古恢复率580.22% 越南765.92% 马来西亚300.92%[40] 中国航司市场扩张与盈利挑战 - 中国航司快速填补市场:2023年11月国航欧洲航线座位数较2019年增24% 东航增52% 海航增89%[52] - 东航2025年6-7月新开通上海至日内瓦、米兰、哥本哈根三条欧洲航线[55] - 2025年一季度三大航司净亏损:国航20.44亿元 东航9.95亿元 南航7.47亿元[60] 行业竞争与地缘政治影响 - 汉莎航空指控中国航司受益于低成本补贴及政策优势 造成"不公平竞争"[63][64] - 俄乌战争导致俄罗斯空域封锁 绕飞增加成本及降低飞机利用率[45][46] - 无法飞越俄罗斯的外航在成本竞争力上落后于中国航司[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