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零和”思维挡不住中国创新药
环球时报·2025-07-14 10:21

美国对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关税威胁与竞争态势 - 美国总统特朗普威胁对进口药品和铜征收高达200%的关税,给药企至少一年时间将供应链转移回美国 [1] - 美国国家新兴生物技术安全委员会报告指出中国正系统性挑战美国生物技术霸权,以ADC药物为例,中国药企在全球184项研究中占89项(近50%)[1] - 美国政策圈对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展开技术封锁,包括《生物安全法》草案限制与5家中国药企合作,NIH禁止中国学者访问生物医学数据库,FDA启动涉华专项审查 [3] 中国创新药产业的崛起与关键数据 - 中国1类创新药上市数量从2018年9个飙升至2024年48个,建立临床试验"30日快速审批通道" [2] - 国家医保局将新药纳入医保目录时间从5年缩短至1年,80%创新药在上市2年内实现医保覆盖 [3] - 2024年中国药企完成超90笔海外授权交易,总金额突破500亿美元,2025年上半年出海交易超50起,披露金额达484.48亿美元 [3] - 中国创新药研发成本仅为美国同行的30%甚至20%,研发周期比国际同行短30%以上 [4] 中美生物医药产业合作与竞争格局 - 2025年一季度中国创新药授权交易达41起,总金额369.29亿美元,辉瑞与三生制药达成60.5亿美元协议刷新国产药出海纪录 [4] - 中国在合成生物学高被引论文占比从2010年13%升至31%,美国从45%降至28% [4] - 美国制药巨头对中国形成"习惯性依赖",中国产线、原辅料和临床试验成为美国药企重要甚至唯一选择 [4] - 阿斯利康中国区总裁认为中美在基础研究、临床试验等环节的互补性短期内无法被政治因素取代 [5] 全球创新药生态发展趋势 - 中国以政策引导、临床驱动、开放合作重塑竞争格局,美国若固守技术封锁将错失生物医药革命下一程 [5] - 开放合作是未来创新药发展主旋律,零和博弈不利于行业发展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