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供给侧改革会卷土重来吗?
虎嗅·2025-07-14 10:41

供给侧改革对比 - 十年前供给侧改革主要针对生产端(PPI),体感不明显,而当前产能过剩已蔓延至消费端(CPI),问题更复杂[3][6] - 2015年去产能主要针对煤炭、钢铁等低效僵尸企业,而当前存活企业整体质量较高,部分新能源企业已通过出海缓解压力[17][18] - 当前经济结构中第三产业占比提升5.05%,第一、第二产业分别下降1.42%、3.52%,人力需求结构发生变化[12] 产能过剩现状 - PPI持续低迷传导至CPI,叠加地产衰退导致居民资产负债表恶化,形成消费抑制循环[5] - 行业陷入囚徒困境,企业为等待竞争对手出清而逆势扩产,光伏等行业出现低于成本价销售现象[55][60] - 税收结构导致地方政府更关注企业生产(增值税占比39%)而非产能优化,形成政策执行阻力[59] 需求侧改革路径 - 居民消费占GDP比重持续低于40%,显著低于国际水平,存在结构性失衡[36][37] - 消费补贴政策短期有效但不可持续,消费ETF未现反弹反映市场对补贴驱动模式存疑[42][45] - 居民存款余额达GDP的1.12倍(150万亿元),远超美(58%)、日(19%)等国,消费潜力未被释放[52][53] 政策工具选择 - 新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禁止低价倾销,多晶硅价格已现回升,显示政策干预效果[60] - 社会福利支出增长可作为信心信号,但需配合分配机制改革才能根本改善消费预期[48][49] - 股市财富效应或成短期突破口,当前股票占家庭金融资产比重仅10%,低于历史中枢15%[64] 经济结构转型 - 对外直接投资带动服务出口+投资模式,投资收益占经常账户贷方比重逐步提升[19][23] - 基建投资边际效益递减,过去15年居民负债中76%为房贷,资产价格透支消费能力[34] - 需在供给、需求、就业、股市等多维度寻找新平衡,改革需综合施策而非单点突破[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