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进程 - 公司首次科创板IPO因财务数据更新压力与关联交易争议失败[1] - 2024年底转战创业板,但客户集中度、关联交易及净利润下滑问题仍存[1] - 能否通过创业板审核尚不确定[2] 业务与客户结构 - 主营业务为新能源电池极片制造智能装备,2024年营收占比达95.20%[4] - 核心产品循环式高效制浆系统市占率居行业前列[4] - 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连续三年超89%,其中比亚迪2024年销售占比65.78%[4][5] - 对比亚迪销售毛利率显著高于其他客户(2024年66.67%)[6] - 对比亚迪销售单价为其他客户的3倍以上(2023年1049.73万元/套 vs 314.29万元/套)[6] 关联交易与股东关系 - 比亚迪2022年通过股权受让及增资成为公司第四大股东(持股7.69%)[6] - 比亚迪董事会秘书李黔担任公司董事,构成关联关系[6] - 2025年3月与比亚迪签订10.15亿元锂电设备采购协议,创合作额度新高[6] 募资计划调整 - 科创板IPO原计划募资10.02亿元,全部依赖募集资金[8][9] - 创业板IPO募资金额缩减至5.87亿元,项目投资额调减[9][10] - 2022年公司现金充裕(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超4亿元),但2024年降至1.81亿元[10][12] - 2024年应付票据与应付账款分别增至0.81亿元和1.90亿元[12] 保荐机构风险 - 民生证券因保荐项目违规多次被监管警示,2023年投行业务质量评级为C级[15][17] - 2024年IPO保荐失败率达80.95%,科创板在审项目全军覆没[15] - 新规要求保荐机构收费与上市结果脱钩,可能增加审核复杂性[18]
尚水智能IPO:业绩依赖大客户、保荐机构添堵,转战创业板前景难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