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超”又来了!
国际金融报·2025-07-14 18:10

行业现象 - 中国草根足球赛事呈现井喷式发展态势 从西南边陲到东南沿海 以城市之名发起的联赛浪潮席卷全国[3][4] - 各地"超"字辈联赛本质是地方政府激活消费的战场 将绿茵场化为新经济引擎 试图踢出"文体旅"融合加速度[4] - 赛事采用创新赛制 如赣超采用"分区对抗+交叉对决"的分阶段复合赛制 设南北两个赛区 类似NBA和美职联赛制[3] 运营模式 - 赛事作为流量入口 串联"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 使90分钟比赛发酵成持续数日的消费盛宴[4] - 苏超将江苏各知名品牌如南京盐水鸭 无锡水蜜桃 常州天目湖 淮安小龙虾等当地特色与赛事捆绑[4] - 赣超揭幕战吸引14521名球迷现场助威 创江西业余足球赛事纪录[3] 发展动因 - 大众需求层次发生嬗变 物质生活丰盈后精神文化消费水位抬升 观赛成为品质生活新组成部分[5] - 中国经济面临转型升级挑战 传统工业产能过剩 出口贸易不确定性增加 房地产业活力下降[5] - 地方政府将赛事打造为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新载体 应对新发展阶段课题[5] 可持续挑战 - 需要避免"千赛一面" 深挖地域文化基因 如赣超融合客家文化 苏超体现"十三太保"竞争 西北联赛可融入丝路风情[6] - 需探索门票 衍生品 青训等多元营收渠道 引入社会资本共建 构建可持续健康商业闭环[6] - 要从精英竞技走向全民共享 让赛事真正成为市民生活方式[6] 经济意义 - 赛事映照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轨迹 从追求规模速度转向注重质量效益 从满足物质需求升级到充盈精神世界[6] - 赛事不仅丈量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尺度 也检验地方政府创新治理的智慧[6] - 如何用文化内核讲好经济故事 用体育激情点燃消费引擎 是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