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创板成长层启幕!科创板指数基金投资,迎来哪些变革?
搜狐财经·2025-07-14 18:45

科创板成长层政策解读 政策核心内容 - 上交所发布《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5号——科创成长层》,定位为未盈利优质科技企业的"成长摇篮",重点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企业 [1][2][3] - 政策包含"1+6"体系:1个定位框架+6项具体措施,重启第五套上市标准(未盈利企业市值门槛40亿)、试点专业机构投资者定价、优化再融资与战投认定等 [2][4] - 制度设计体现"新老划断":存量32家未盈利科创板企业直接纳入,新增企业需满足盈利条件(两年累计净利润≥5000万或一年净利润+营收≥1亿)方可调出 [4][8] 企业准入与退出机制 - 准入条件:未盈利科技企业需符合第五套标准(市值≥40亿+技术/产品阶段性成果),覆盖芯片、AI、低空经济等领域,打破原生物医药独占局面 [2][9] - 退出机制:存量企业首次盈利后调出,增量企业需达到标准一(市值≥10亿+盈利指标) [8][9] - 信息披露要求:股票简称加"U"标识,强制披露未盈利原因及风险,投资者需签署风险揭示书 [4][10] 市场影响与投资机会 - 行业结构重塑:当前科创板指数以电子/医药为主,成长层将提升AI(计算机/电子)、商业航天(机械设备/军工)等"硬核科技"占比 [16][18] - 指数化投资机遇:科创50维持大盘龙头地位,科创100/200或成高成长标的集中地,建议采用"核心(债基/红利)+卫星(科创指数)"配置策略 [12][20] - 收益特征变化:未盈利企业加入将提升指数整体营收增速,但估值对利率/政策更敏感,波动性可能加剧 [19][22] 宏观战略意义 - 解决科技企业"融资难"痛点:通过IPO预先审阅(秘密递交)、在审企业定向增资等机制保障研发资金链 [2][7] - 支持国家战略产业:引导资本流向新质生产力领域,加速AI、低空经济等技术突破,培育全球竞争力科技巨头 [11][23] - 参考港股18A生物科技企业经验,早期布局未盈利科技企业或带来超额收益,但需承担更高波动风险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