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电消纳责任权重政策调整 - 今年绿电消纳责任权重考核比例和覆盖范围明显提升,新增钢铁、水泥、多晶硅行业和国家枢纽节点新建数据中心绿色电力消费比例监测,电解铝行业首次纳入考核序列 [1][3] - 消纳责任权重分为总量消纳责任权重和非水电消纳责任权重两类,旨在通过量化指标明确最低消纳比例要求,解决新能源发展中的消纳问题 [3] - 政策调整将有效带动绿电绿证消费需求,有望抬升绿证绿电价格,并调动地方政府发展新能源的积极性 [1][2] 各省份权重目标变化 - 新疆、天津、广西、海南、山东等地非水电消纳责任权重较去年提升约5到10个百分点,云南增幅达到10.6个百分点 [3] - 超过半数省份的消纳责任权重已在25%以上 [3] - 宁夏、青海、吉林、甘肃、河南、内蒙古、黑龙江七省份的非水电消纳责任权重达到30%,次年预期值不再上涨 [4] 行业绿电消费考核 - 电解铝行业首次正式纳入考核,钢铁、水泥、多晶硅行业和数据中心绿电消费比例仅监测不考核 [5][6] - 钢铁、水泥、多晶硅绿电使用比例为25.2%到70%,数据中心使用比例为80% [5] - 多晶硅行业2023年总用电量约为8.39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约0.91%,占第二产业用电量约1.38% [6] 绿证市场动态 - 绿证价格从年初1.5元/张上涨至6月底突破8元/张,部分交易接近10元/张 [7] - 价格上涨原因包括发电企业惜售心态和买方市场需求旺盛,特别是2025年当年期绿证价格大幅上涨 [7] - 政策明确以省级政府为主体参与绿证交易,促进绿证跨省交易,提高交易活跃度 [8] 新能源消纳量预测 - 中信证券研报测算今年全国新能源消纳量约为23000亿千瓦时,较去年增长约4600亿千瓦时 [3] - 消纳量增长有望对今年抢装的大量新能源项目消纳形成较好支撑 [3]
最新绿电消纳责任权重下达!多省、多行业目标超预期
第一财经·2025-07-14 2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