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转型背景 - 蓝思科技、立讯精密和歌尔股份作为"果链三巨头"面临业务"去苹果化"趋势,战略选择出现分化 [2] - 行业需求周期性波动、供应链全球化调整及单一客户依赖风险加剧推动企业转型 [2] - 头部果链企业在依赖与自主发展间进行战略权衡 [4] 蓝思科技转型路径 - 2025年7月9日完成港股上市,发行2.62亿股,发行价18.18港元/股,集资47.68亿港元,香港公开发售获462.76倍认购 [5] - 2024年营收698.97亿元(+28.27%),归母净利润36.24亿元(+19.94%),苹果收入占比从2022年71%降至2024年49.5% [6] - 智能汽车与座舱业务营收59.35亿元(+18.7%),中控模组、智能B柱等产品放量 [6] - 成为智元机器人核心供应商,提供关节模组等零部件,AR眼镜领域实现全链条覆盖 [7] 立讯精密战略布局 - 2025年7月2日公告筹划H股上市,强化全球化布局 [10] - 2024年营收2687.9亿元(+15.9%),归母净利润133.7亿元(+22%) [10] - 消费电子业务占比83.4%,汽车互联产品营收137.6亿元(+48.7%),通过收购Leoni切入顶级车企供应链 [11] - 过去五年苹果业务规模增长5倍,主导iPhone16等机型生产 [13] 歌尔股份业务调整 - 2025年1月分拆歌尔微电子赴港上市,3月获证监会接收材料 [15] - 2024年营收1009.54亿元(+2.41%),归母净利润26.65亿元(+114.93%),毛利率提升2.14个百分点至11.09% [16] - 聚焦AI智能硬件,全球AI智能眼镜出货量同比增长210% [16][17] - 声学器件技术积累助力在音响供应链占据优势 [17] 市场环境变化 -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12.4亿部(+6.1%),带动精密零组件市场回暖 [16] - AI智能眼镜等新兴硬件催生光学、微显示等技术创新 [17] - 消费电子需求疲软,单一客户依赖风险凸显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