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机构承销业务竞争应跳出“费率”围城
证券日报·2025-07-15 00:16

债券承销低价竞争事件 - 某单债券发行项目中6家主承销商合计承销服务费仅63448元,平均每家仅万余元,再现"地板价" [1] - 交易商协会对此启动自律调查,明确表示若违反自律规则将予以处理 [1] - 交易商协会6月已发布通知强调不得以低于成本的承销费率报价竞标 [1] 低价竞争原因分析 - 机构"以价换量":通过低价做大承销规模获取市场排名优势,形成恶性循环 [2] - 价格主导评标:发行人普遍采用"最低价中标"规则,非价格因素权重不足 [2] - 业务结构单一化:债券市场总存量超188万亿元,成为机构必争的现金流业务 [2] 低价竞争长期危害 - 导致专业服务缩水:尽调流于形式、风险预警缺位,可能增加债券违约风险 [3] - 挤压合规机构生存空间,破坏良性竞争环境 [3] - 削弱承销商价值发现功能,沦为简单通道业务 [3] - 阻碍创新产品研发,影响绿色债券等新兴领域发展 [3] 行业改进方向 - 金融中介价值应体现在定价把握、风险管控和资本配置引导 [4] - 需监管、发行方等多方协同,推动竞争焦点转向价值创造 [4] - 重建以质量与合规为核心的竞争格局,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