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推动建立保险销售资质分级管理 专家:长期利好行业健康发展
证券日报·2025-07-15 00:20
金融机构产品适当性管理办法核心内容 -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金融机构产品适当性管理办法》 明确金融机构销售保险产品需分类分级并加强销售管理 2026年2月1日起施行 [1] - 金融机构需综合考虑保险产品类型 保障责任 保单利益确定性等因素对产品分类分级 [2] - 要求建立保险销售资质分级管理体系 以销售人员知识 合规记录 销售履历为标准分级 与产品分级衔接 [2] - 对不具备适当性的投保人应建议终止投保 若坚持购买需书面确认风险知晓 [2] 投资型保险产品特殊规定 - 销售分红型 万能型 投资连结型 变额型等产品时 四种情况需投保人签名确认:趸交保费超家庭年收入4倍 年期交保费超20% 保费年限加年龄≥75 保费≥预算150% [3] - 金融机构需同时掌握产品特性与客户画像 实现精准匹配 [3] - 对投资类产品采取更严格投资者保护措施 明确销售专项规范及违规处罚权限 [3] 保险销售行为监管趋势 - 2024年监管部门多次强调保险产品分类和销售人员分级 4月18日通知要求建立人身险产品分类和销售分级标准 [4] - 4月25日文件要求加强万能险销售人员分级分类和产品适当性管理 [4] - 保险行业协会编制《保险业适当性管理自律规则》为分级分类管理提供依据 [4] 行业影响与发展建议 - 系列文件旨在建立产品 销售人员 客户三方匹配的适当性管理体系 降低销售误导风险 [4] - 保险公司需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调整经营策略 适应新监管要求 [3] - 建议监管部门建立动态机制治理销售误导 加强重点人群教育 [5] - 保险公司应将消费者保护与转型战略结合 营造合规文化 规范代理人行为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