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消费惠民生 “商转公”业务持续扩围
证券日报·2025-07-15 00:23
商转公政策扩围与成效 - 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转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持续扩围,多地出台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购房者申请"商转公",以减轻利息负担并促进社会消费[1] - 郑州自2024年5月6日开展"商转公"业务以来,截至7月9日累计发放贷款168.72亿元,惠及27893个家庭,户均贷款60万元,20年期限测算累计节省利息约14亿元,每户节省约5万元[1] - 住房政策重心转向促消费、惠民生、降成本,"商转公"成为地方支持住房消费的重要工具,尤其对刚性及改善性需求群体效果显著[1] 政策优化措施 - 郑州简化"商转公"申请材料,"先还再贷"模式从10项减为1张身份证,"直还"模式从11项减为3项[2] - 沈阳自7月1日起扩大政策支持范围,覆盖灵活就业缴存人、异地缴存职工和现役军人,允许已偿还5年以上的商业贷款转为公积金贷款[2] 未来政策展望 - 广州拟出台《实施办法》,规定公积金贷款率低于75%时启动"商转公",并要求贷款房屋为家庭唯一住房[3] - 海南于7月1日就《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珠海预计年底前落地"商转公"政策[3] - 政策有望在更多地区推广,通过减轻利息负担改善居民可支配收入并提振消费[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