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基因编辑技术让家蚕性别由雌变雄
科技日报·2025-07-15 08:59

基因编辑技术突破 - 西南大学童晓玲教授课题组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成功实现家蚕从雌性向雄性的性别逆转 [1][2] - 该技术精准靶向Bmdsx基因的雌特异性外显子剪接位点 诱导单碱基突变破坏剪接供体/受体位点 强制雌性个体跳过E3和E4外显子 [2] - 经过基因编辑的雌性家蚕在成虫阶段表现出雄性特征 包括8节腹部 抱握器等生殖器官 以及完整的精囊和输精管 能产生精子 [2] 技术应用前景 - 该技术打破了昆虫性别由染色体决定的固有模式 为经济昆虫育种开辟了新路径 [1] - 雄蚕具有抗逆性强 产丝质量高 料丝转化率高等优势 培育全雄蚕品种可推动蚕丝产业发展 [1][2] - 该技术也适用于蚊子 棉铃虫和褐飞虱等害虫 为开发新型害虫控制策略提供理论基础 有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 [2] 研究意义 - 研究成果在国际期刊《害虫管理科学》发表 标志着家蚕性别控制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1][2] - 该研究首次实现了家蚕的完全性别逆转 解决了以往研究未能突破的技术难题 [1] - 发现多种害虫的"性别开关"基因有类似拼接规则 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