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小心非法“躺瘦”减肥药暗藏陷阱
中国青年报·2025-07-15 09:29

非法减肥药产业链 - 非法减肥药通过网店、微信等渠道销售,产品名称如"四点暴瘦王Ⅱ代""四点暴瘦王Ⅲ代"等,实为未获批的非法药品 [1] - 不法商家以15-40元低价购入"三无"减肥药,再以100-200元高价转售,利润率高达150%-400% [2] - 非法减肥药使用他人信息开网店,一人包揽客服、发货,药品标签和包装盒现场组装 [2] 销售模式与监管挑战 - 非法药品卖家在微信群或社交软件中使用暗语,通过内容平台诱导消费者后引导至购物网站交易 [2] - 不法分子使用虚拟号码、境外通讯软件与"阅后即焚"功能,加大全链条打击难度 [2] - 非法减肥药常以普通化妆品名义上架销售,商家不断变换店铺和关键词进行伪装 [3] 消费者影响与案件查处 - 部分消费者使用非法减肥药后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失眠等不良反应,有患者用药当晚被紧急送医 [1] - 上海铁路运输检察院2024年办理多起案件,詹某某因妨害药品管理罪获刑六个月 [1][2] -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查处直播电商"职业弹幕人"首案,对某生物科技公司罚款10万元 [3] 监管措施与行业治理 - 检方协同平台梳理商品信息及关键词,强调加强前置防范,提高违法成本和经营风险 [3] - 北京市监部门将"直播刷评"纳入"编造用户评价"执法框架,警示经营者不得营造虚假流量 [4] - 检方提示消费者通过合理膳食、运动科学减肥,使用药物需通过正规渠道并遵医嘱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