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机构们,又开始假装招人了
虎嗅·2025-07-15 10:28
行业招聘现象分析 常青树岗位现象 - 部分投资机构长期挂出招聘岗位但从不实际招人 通过持续面试维持机构活跃形象并获取最新简历资源 [4][6][8] - 此类岗位通常以"寻找顶尖人才"为名义 实际为低成本市场信号传递工具 [7][9] 项目信息套取 - 部分面试过程实质为项目尽职调查 机构通过深度提问获取候选人参与的未公开项目核心信息 [10][11][12] - 典型表现为聚焦项目细节而非候选人能力 后续跟进转为项目投资流程而非招聘流程 [13] 投后方案白嫖 - 机构以能力考察为由要求候选人制作完整投后管理方案 实际将方案直接用于被投企业 [15][17][18] - 案例分析要求通常包含20页PPT的市场竞争分析及解决方案 时间周期压缩至一周内 [15][18] 行业研究型面试 - 新兴领域招聘存在"战略性约会"现象 传统基金借面试名义与专业人士进行行业认知交流 [20][21][22] - 尤其出现在AI等前沿技术领域 机构通过高频面试构建初步行业认知 [19][22] 行业运作特征 - 投资机构存在多种非招聘目的的面试行为 包括信息收集、方案获取及行业研究 [8][13][18][22] - 新能源与AI等新兴领域出现岗位需求与真实招聘脱节现象 [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