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内卷”对中国银行业构成“方向性”利好,摩根大通:2016年供给侧改革银行股几乎翻倍,但这次会更温和
中央"反内卷"政策信号 -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依法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 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 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释放"反内卷"新信号 [1] - 摩根大通研报认为"反内卷"政策利好银行业 尤其股份制银行 可能推动净息差反弹并提升收益 但影响较2016年供给侧改革更温和 [1] 银行业盈利潜力 - 预计2026年银行业盈利有望实现8%上行潜力 主要驱动因素为净息差回升 股份制银行净盈利影响可达14% [1] - 敏感性分析显示2026年净息差潜在上行空间为17个基点 其中股份制银行为24个基点 国有银行为9个基点 [5] 股份制银行优势 - 股份制银行净息差扩张47个基点 远超国有银行的7个基点 得益于更高风险偏好和对大型国有企业暴露较低 [5] - 贷款定价改善 零售贷款占比升1个百分点 活期存款占比增加幅度为2021-2024年收缩的四分之一 [5] 历史经验参考 - 2016-2018年供给侧改革推动PPI从-5.2%反弹至+6.3% 与名义GDP增长正相关 [2] - MSCI中国银行指数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上涨97% 净息差反弹18个基点 不良贷款生成率从2015年峰值下降 [3] 银行个股影响预测 - 股份制银行平均净息差影响24个基点 盈利影响26% 国有银行平均净息差影响9个基点 盈利影响9% [6] - 民生银行预计净息差影响33个基点 盈利影响54% 光大银行净息差影响37个基点 盈利影响43%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