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期货工具全方位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货日报网·2025-07-15 12:02

期货市场功能定位 - 国内期货市场构建了覆盖金融、能化、金属、农产品等关键领域的多层次品种体系,成为实体经济和产业链企业抵御价格波动风险、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工具[1] - 期货和衍生品法实施后,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保障产业链安全的核心目标进一步明确,为深度融入实体经济提供政策基础和法律保障[1] - 期货市场通过套期保值功能帮助企业对冲价格风险、锁定成本、优化利润,通过价格发现机制提供精准市场信息,通过标准化合约实现高效库存管理[1] 铁矿石定价模式创新 - 传统铁矿石采购依赖境外普氏价格指数,存在样本范围狭窄、流程不透明等问题[2] - 以大商所铁矿石期货价格为参照的"期货价格+基差"定价模式应运而生,改变了单一盯住普氏指数或港口现货一口价的传统模式[2] - 新模式赋予钢厂灵活选择权,可分批点价、付款和提货,预先锁定货源使生产和库容安排更合理[2] - 钢厂与贸易商签订固定基差锁定基差波动风险,同时获得点价主动权,解决生产与采购时间错配问题[2] 贸易商业务转型 - 基差贸易模式拓宽贸易商业务渠道,通过合理运用期货套期保值工具为上下游提供更灵活服务[3] - 新模式增强贸易商市场竞争力,推动其向"产业综合服务商"角色转型[3] 新能源产业链风险管理 - 锂价从30万元/吨大幅下挫至10万元/吨以下时,产业企业采用"期货套保+期权保险"组合策略构建价格风险管理体系[4] - 部分企业通过"买入看跌期权+卖出看涨期权"的领口策略,实现"下跌有限损、上涨有收益"目标[4] - 衍生工具组合应用将风险管理从成本中心转化为利润创造单元,改变企业对衍生工具的价值认知[4] 农业风险管理创新 - "保险+期货"连续8年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从价格保险逐步拓展至收入保险、天气指数保险等多元化产品[5] - 2023年青岛花生"保险+期货"收入险试点覆盖10万亩花生,赔付金额1957万元,赔付率176.15%[5] - 该项目是全国首单政策性花生收入险县域覆盖项目,在都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具有创新示范作用[5] - 2024年《期货公司"保险+期货"业务规则(试行)》发布,推动模式进入规范化、常态化运行新阶段[6] 期货服务模式创新 - 期货公司通过"期现联动"深挖产业链需求,创新服务模式[7] - 在钢铁产业链中,从原料采购到产品销售全程跟踪,针对企业痛点创新推出基差贸易、含权贸易等组合工具[7] - 针对中小企业推出场外期权标准化风险管理体系,将复杂衍生品操作简化为模块化方案,降低参与门槛[7] - 期货市场完成从"边缘市场"到"核心基础设施"蜕变,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7]